吃饭时,我有时随便讲个小故事或者谈论一个小主题,为了让我儿子多知道一点知识。
后来我意识到其实没啥用,因为知识是无穷无尽的,而且这东西在现实世界中很难碰到某个知识正好有用的情况。
再后来,我发现就算知识是有限的,由此产生的联想和解读也是无限的,而碰到的问题是随机的,具体的,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,而每一种具体解法则是很有限的,不是特别复杂的。
古人也发现了这一点,庄子说,吾生也有涯,而知也无涯,以有涯随无涯,殆矣。他的意思是,用有限的生命追求无穷无尽的知识,根本就不可能也做不到。佛陀说,我所知之法,如树上的树叶,我能讲出来的法,如手上的树叶。莎士比亚说,1000个人眼中有1000个哈姆莱特。
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每个人也都有体会。比如说,你就针对某一个主题进行交流,就算是交流4个小时、5个小时,结果还是意犹未尽。微信的聊天群,随便一个主题也可以聊很久很久。
从科学原理上讲,信息熵具有无限性。哪怕高考有1000万人扩写一个题目,也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两篇文章,因为无限的信息熵意味着它不会收敛。
即使是有标准答案的自然科学,也有无穷无尽的理解,解读和看法。例如,大模型就在那里,对大模型的理解却有无穷无尽的角度。
有限的知识,无限的联想,面对具体的问题。这一原理部分的解释了读书无用论,举一个例子,就是太平天国时期,东王杨秀清特别善于打仗,但他是个烧炭工出身,他没读过什么兵书。每一场战役的情形都是非常具体的,就算你读了很多的兵书,在应对之策中也是沧海一粟,正好用得上应对现实情境的概率极低。如果你有根据情境用招法,有这种联想能力,其实你读不读书关系不大。经营企业处理现实中的各种各样的问题,原理也是同样的。
爱因斯坦说,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,适用于科学,更适用于非科学领域。当你知道解读的无限可能,就去掉了执着,不再与人撕逼。
我们这个世界之所以这样的方式存在,并不是必然的,更不是唯一的,只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想象采取行动的结果。潜在的结果则是多种多样,无穷无尽的。
最后说一下大语言模型这件事,它的神奇之处是能理解语义,解决了语言和语言信息的无限性问题。大语言模型机之前的专家系统,其实就是用有限应对无限,那显然是搞不定的。大语言模型用无限应对无限,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跨越发展。
推荐本站淘宝优惠价购买喜欢的宝贝: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hqyman.cn/post/12050.html 非本站原创文章欢迎转载,原创文章需保留本站地址!
休息一下~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