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5
2025
04
01:55:44

其实,80%的电工都是在混日子!

引言

在电工行业,有一个不争的事实:80%的电工都在混日子。他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同样的工作,缺乏职业规划,技术停滞不前,最终沦为行业的“工具人”。
在实际工作中,维修电工往往需要处理各种突发情况,确保生产线的正常运行。然而,由于工作性质和环境的不同,维修电工的角色有时会被误解为勤杂工。
图片

   

一、工作现状与挑战 

1. 多重身份:维修电工既是技术工,也是勤杂工。他们在确保电气设备正常运转的同时,还需要处理各种非电气相关的工作。

2. 工作压力:电工的工作常常被忽视,尤其是在机械电器正常运转时,他们的工作容易被看作是理所当然的。

3. 技术更新:随着技术的进步,电工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技术,如自动化控PLC技术、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技术等。

二、发展建议 

1. 规划职业路径:不要跟着感觉走,好好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。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,逐步提升自己的技能和知识。

2. 技术与管理并重:可以做技术,但切不可沉湎于技术。要注重综合素质的提升,包括管理能力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。

3. 广交朋友:多交社会三教九流的朋友,不要只和工程师交往。广泛的人脉关系有助于了解更多的行业信息和机会。

4. 克服心理弱点:逐渐克服自己的心理弱点和性格缺陷,提升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。

5. 持续学习与准备:工作的同时要为以后做准备,保持敏锐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,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竞争力。

图片

三、工作内容层面

1、工作杂事多:电工常被当作 “万能勤杂工”,不仅要负责电气设备维护检修,还可能被安排通马桶、烧电焊、修理其他非电力设施等杂活。精力分散在非专业事务上,无法专注提升专业技能,降低对工作的认同感和积极性。

2、出错风险高:电工工作性质决定了工作中一旦出现错误,可能引发严重安全事故或设备故障。工作量越大,犯错几率相对越高,且犯错后可能面临惩罚或批评。为避免担责,部分电工选择减少工作量、降低工作主动性。

四、个人心态与能力层面

1、陷入舒适区:部分电工长期在固定工作环境和技术范围内工作,习惯现有模式,不愿尝试新挑战、学习新技术,逐渐失去进取精神,满足于按部就班完成基础工作,即 “混日子”。

2、能力提升困难:电控技术和元器件更新换代快,如 PLC、变频器等新技术不断涌现。一些电工受自身知识储备、学习能力限制,难以跟上技术发展步伐,学习新知识、新技能吃力,久而久之产生畏难情绪,放弃自我提升,工作表现消极。

图片
网友们怎么说?

   


@网友1评论
管理层都是领导的亲和朋友,打着灯笼都轮不到你,电工至少有一点手艺可以养家糊口。

@网友2评论
广不如专,有一门能吃饭的手艺比啥都懂个皮毛好得多。

@网友3评论

没有这帮工程师技术人员你嘴皮再厉害、公关再厉害你都得饿死,毛用没有。


@网友4评论
电工不是打打杀杀,是人情事故。

@网友5评论
千万不可一门心思钻研技术!给自己很大压力,如果你的心思全部放在这上面,那么注定你将成为孔乙己一类的人物。

@网友6评论

缺乏系统规划的电工,十年后仍然会从事基础岗位。




推荐本站淘宝优惠价购买喜欢的宝贝:

image.png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hqyman.cn/post/10889.html 非本站原创文章欢迎转载,原创文章需保留本站地址!

分享到:
打赏





休息一下~~


« 上一篇 下一篇 »

发表评论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
请先 登录 再评论,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

您的IP地址是: